白天鵝設計行銷

去疆界化!邁向更自由空間設計(二)下輯

水相設計李智翔總監 X 合風蒼飛設計張育睿總監

給業主更多無法想像的空間答案X堅持一點,就會比較像原本希望的自己

近幾年TID不斷提到如何去疆界,空間不再有固定定義,而是要打造一個更自由的空間概念。我們邀請到李智翔、張育睿設計總監以他們的設計作品為例,談去疆界的意義是什麼?作品的設計理念,以及如何達到去疆界化。本文由設計白天鵝專案經理 Emma訪問、編輯、撰寫。

 

 延伸閱讀:去疆界化!邁向更自由空間設計(二)上輯

 

Emma:請以您的設計作品為例,和我們分享如何實現去疆界化和拆解空間格局的設計概念?

 

李—如果設計太規矩、設計太方正,沒那麼有戲劇效果

剛剛提到「自由平面」這個案子,它是個度假宅,3層樓的房子,現代主義精神討論到自由平面水平開窗最大尺度,不講求過多線條力道,大量開窗讓室外的景可以移到室內,做一些調整。我們希望不要用太制式的行為,室內室外景觀之間的聯繫,比較不會透過開窗的面積大小或形式,而感到室內室外有阻隔,希望把室外的景帶到室內來。

自由平面的一種定義是,你應該藉由人最常使用的空間去定義需要釋放多少空間,才是合理的。我們釋放出很多必要性浪費,讓室內室外的環境比較曖昧、融合,人可以待在那個環境享受氣氛,享受陽光灑進來的感覺,在廊道直接接觸陽光,看書、行走,我覺得那是人交流最具體的環境,我們把它釋放出來給廊道,而不是在居室。居室反而移到後面採光比較沒那麼充足的環境。讓人最常走動的一個廊道空間處在一個比較陰暗、沒有自然光源的環境底下。 

 

(設計公司:水相設計→ 立即諮詢聯繫 https://forms.gle/1EWBbGXuHA5UDYE16)

我們做了一些所謂建築和室內之間的關係、或室內和景觀之間的關係,在建築體本身垂直部分做了一些開井,釋放出一些天井,天井在二樓佔了將近二分之一的面積,我也解釋成必要性的浪費空間,因為在這個案子裡,勢必要連接一二樓環境跟關係,比較垂直動線去連接這些行為,我可以站在一樓去enjoy到二樓之間的挑空跟上面的環境,也可以從二樓往下俯視、去enjoy一樓之間人流通流竄的過程,所有畫面都透過天井去連接這兩個空間的行為。

在地下室停車場沒有任何採光,我們開了一個天井,一般天井四四方方,我們做四角椎的形體,透過錐體設計把光引到地下室變換,陽光對形體光對光營造到地下室,如果設計太規矩、設計太方正,戲劇效力沒那麼有效果。

 

張—陽光空氣很好的流動,人也可以很好的流動

以「回家」為例,業主家庭成員是一對夫妻,兩個小孩活動力很強,建設公司在40多坪配了3、4個房間,一般公寓是水平展開,以前的方式沒辦法做太多洄遊動線、把陽光、空氣的流動性放在空間裡,我們的解決方法是把內牆和外牆中間連結的牆切掉90cm,做個隱藏門可以選擇開或關,變成很有趣的平面,整個平面是比較大的洄遊動線,小孩子可以繞著房間轉,從公共空間、客廳走到房子的尾端,再從另一邊廚房繞出來。

這個概念來自日本和式建築,房子四周圍繞庭院。有回字型前廊、迴廊的半戶外空間,像小丸子卡通畫面,小丸子會跟爺爺坐在迴廊吃西瓜、吐西瓜籽。通常一個房間會配一個窗戶,房間的陽光跟空氣停留在一個空間,沒辦法很好的流動,有風進來也只在房間迴旋,比較濕熱。只要把牆面切開,陽光空氣會很好的流動,人也可以很好的流動。

我們創造好幾個迴遊動線,不是一個動線走到底端,我們希望動線很自由。當進到空間,在空間移動不只有一個動線時,看到的窗外景色不一樣,心境會比較自由。看起來像山洞,用塗料還原人類居住的本質穴居,比較安定。因為中間沒有太多隔閡,很容易感受到家人的存在,睡眠時門可以關起來,是一種彈性調整的方式。

「回家」的空間有個凹洞,約280cm很高,收納空間一旦超過200cm以上,東西通常最多一年拿一次,一般其他戶都是做電視牆,後面做個儲藏室,家庭不一定需要電視牆,但需要收納空間,小朋友在學習階段,會以相聚共同閱讀、玩桌遊為主。

以小孩子喜歡的角落空間作學習角,數學角、或是歷史角,放數學的書、積木,書籍。下面可以做儲藏,上面可以把空間留給小朋友,好像秘密基地。在公寓平面制式高度很難製造高低落差,我創造這空間,像小朋友的天地,拿一本書到上面讀書,生活在不同的高層,會有一點隱私感,從200cm的高層去看家人。

 

結語—對於去疆界的設計概念如何實踐、延伸,給後輩設計師的建議方向

 

李:

(設計公司:水相設計→ 立即諮詢聯繫 https://forms.gle/1EWBbGXuHA5UDYE16)

我們的概念是多看看大師作品,從中去做一些解讀,像John Pawson對材質單一性,對所謂最純淨空間的一種解讀,Louis I. Kahn的光線、Scarpa的細節,師法大師級建築師可以得到一些對於空間上不同的解讀。

要教育業主什麼是好的行為,業主不是建築師和室內設計師,沒辦法理解這些原則,什麼叫必要的浪費,讓空間得到最大的釋放。我們用3D模擬一些環境,讓他能體驗這個空間,實際上還是要說服業主,得到一些體驗。當工程完成,相信會得到感動和線索。

為什麼要這樣做,為什麼要拆解這些牆體,什麼要解構天窗,為什麼這樣布局,相信在當下很多業主是一知半解的,沒有那麼多業主體認操作方式,我覺得我們案子大部分滿成功的,事後完成的落差很小甚至超越業主期待,在現場更能體驗震撼度。我相信設計作品不單純是滿足當初業主的需求,建築師跟室內設計師應該給業主更多無法想像的空間答案。

 

張:

去疆界化比較難是完全落實這件事。會跟舊有的生活牴觸,個人享受原本是100分,去疆界化可能變60分。但會得到和家人共處的時間。通常執行上業主會有一點疑慮,因為沒有真正在這樣的空間生活過,可能在咖啡廳會感受到自由自在,但不一定會把這樣的感覺放到家裡,不確定可以這樣好好活下去。

最重要的是怎麼說服業主,怎麼把美好的生活情境告訴業主,讓他可以去理解、嘗試這種生活模式,設計師的設計功力其實都足夠,差別是怎麼說服業主沒有界線的生活方式會比較難一點。現在來找我們的業主多可以輕易接受這樣模式。

設計師的中心思想、設計原則要好好把持住,在業界很容易把自己原本的中心思想放棄、打折、妥協,這是無可厚非,但每個案子犧牲一點理念,到最後就會全部不剩,如果在每個案子堅持一點,就會比較像原本希望的自己模樣。是對大家的一點提醒。

 

 

 

看更多文章

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