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天鵝設計行銷

制約下的美學新能量(二)上輯

伊太設計張祥鎬總監 X 齊物設計甘泰來總監 X 沈志忠聯合設計沈志忠總監

用自我的設計語言突破框架 X 空間故事新美學 X 難以用文字定位的設計人

特別感謝伊太設計張祥鎬總監(以下簡稱為「」)、齊物設計甘泰來總監(以下簡稱為「」)、沈志忠聯合設計沈志忠總監(以下簡稱為「」)接受設計白天鵝的聯訪,本文由設計白天鵝專案經理Rachel訪問編輯撰寫。

 

 

台灣設計師作品相當受制於業主的需求或美學要求,不太敢講出自己的主張。或者說,不太敢放膽做自己所認為的美學,我覺得這個問題有點嚴重。——胡碩峰

 

 

Rachel:在您的學習歷程中受到哪些文化、作品、風格啟發?給您的設計帶來怎樣的影響?

張—親力親為的堅持,造就後來在行業上的可能

我是建築學習出身,從小就想當建築師,一路如願念到大學、研究所,也出國轉了一圈,建築這條路讓我感受很多不一樣的風景。

唸建築這段時間,給我很好的訓練是只相信一件事:我想做到的事一定要做到,沒有做不到的事情,這就是建築人的特色。有很多事情需要捲起袖子做,從基本的圖學到做模型,了解藝術史背景,建築師幾乎乘載了全方位的訓練,然後親力親為的堅持,造就了我後來在這個行業上的可能。

我人生中有一位很重要的老師,也是就業時第一位老闆,李瑋珉先生。從他身上我感受到一位建築師氣度和高度。我常說設計師應該要有偶像崇拜的傾向,要一個師徒制和過程。如果沒有一個膜拜,或是認為值得學習的對象,基本上你會不知天高地厚。當你轉身發現之前的導師,當他們高度都比你還是高,還非常謙虛時,我覺得我們都要自省這件事情。

 

甘—從過去到現在都是學習,多元學習造就多方業務的接觸

對我來說從以前到現在都是學習的歷程,不只有唸書才是學習。一開始是在台灣成長,東海建築畢業後工作一段時間,再出國到紐約念建築研究所,後來紐約的工作也是在做建築,回來台灣後主要轉向室內設計居多,台灣工作有一段時間後,因為業務關係又有機會接觸到大陸。

對我來說學習過程是相當多元的,過程中也有到交大、實踐的研究所教書,近幾年是到中原的室內設計大學部,那這個教學也是學習,教學相長。從學院到工作到教學,不同城市的實際業務經驗等等都是很多元的,這個多元包含業務、地域、文化、客戶屬性,非常多面向的。

那這對我有什麼影響呢?就是發展面向多元性,受了許多地域影響,就和我的學習成長有巧妙融合。在實際執行這些多元屬性的業務中加上我的興趣和團隊精神,我們是朝向全方位空間設計的能力在努力中,所以各種類型的業務我們都對試著去接觸嘗試。

 

沈—啟發於歐洲當代藝術,將重點放在發展歷程

我受到的啟發應該是歐洲當代藝術,在接觸當代藝術的時候會去重新思考藝術創作背後的意義為何,以及視覺表現這兩件事。如果只從單純的視覺表現去看待,可能會比較隨性、多元,但我覺得有去了解藝術背後的整個創作過程的話,就能了解它其實有一個脈絡和省思存在,那這個就是我接觸到當代藝術後有很大的啟發。

那這個啟發在我的設計想法裡面是,如果我把中間的過程省略掉的話,它就會變成一個形式而已,但我覺得設計不應該只被形式的表象框住,它應該有一個重點是放在發展的歷程裡,這樣脈絡也會比較清晰。

 

 

Rachel:您覺得設計師是服務業還是創作者?又要怎麼和業主溝通想法?

張—設計師是由創作的過程在服務客戶,案子多元化是來自把基本盤服務好

我們當然是服務業,設計師當然也是創作者,所以我們是藉由一個創作的過程在服務客戶。

我在創業的時候,做了很重要的事就是設定公司服務門檻。因為知道我要做一個具有自己創作理念的服務者,同時,也必須在客戶上做篩選,讓我的力氣能夠發揮在可以跟我合作良好的客戶上。

所以在服務客戶上做了第一步門檻設定,可能是收費標準、基本預算,知道說讓我們發揮創作靈感時,需要一定預算來支撐設計作品。第二步呢,我們在服務客戶上有個特色是,我們有自己的設計語言,願意去做不同的嘗試。我們一開始主要是做住家、建設公司樣品屋,那很妙的是,有可能我做某某醫生的住家,結果醫生就請我做他的牙醫旗艦店,做了某某夜店老闆的住家,夜店老闆就請我做他的夜店,就諸如此類的延伸出公司的多元化發展。

於是,我們案子的多元化是來自先把基本服務做好,現在我們多元化的設計發展,讓伊太設計得以呈現出多采多姿的面貌。

 

 甘—60%創作,40%服務,好的創作就是好服務的一部分。在制約底下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設計 

我們會認為是設計師是服務業也是創作者,但創作的比例更多,會覺得是60%創作,40%服務,不是一半一半,是創作多於服務,換句話說,好的創作就是好的服務的一部分。事實上我覺得這個制約有時候像遊戲規則,要有相對條件的搭配去進行創作與服務,所以我認爲設計師兩者都是,而且是同時並存。

要怎麼和業主溝通是創作者也是服務者的一個議題,我認為是從創作角度去說出空間的故事,以創作者之姿形成一個可具溝通的內容,達到這個以創作為出發,但又能滿足服務的實質的目的。讓你的業主理解你想要做的事,而溝通是可以透過空間故事的來讓對方瞭解。

我甚至認同可以在制約底下創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設計,我們認為最難的是一張白紙、沒有遊戲規則。換句話說,愈有限制的主題張力愈大,不是說要推翻業主的要求,而是在一種溝通互動的模式下,發展出不一樣的空間故事,論述一個創意的設計觀念,再執行下去。

 

沈—設計師是屬於中間的專業者,幫助使用者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法

我覺得設計師應該要在服務業和創作者之間取得一個共同的平衡,如果對服務或美學太偏向哪一方都不太適合。它是屬於一個中間的專業者,才能找出問題去解決它。

設計就像一個專業,像是醫生、律師那樣,如果它只是一個服務就會變成比較被動的姿態;如果把它定義為藝術,那設計又沒那麼藝術性,從感性面來說可能是色彩學、空間學,從理性來講會涵蓋到對材料的理解、對屋主的需求有基本的了解,那你需要將這些整合後才能成為一個這樣的角色。

每個設計的出發點和接觸點都不一樣,回歸到我們專業者的部分,必須要有非常專業的系統能夠去解決他們的問題。住家會需要解決業主的生活、環境、空間、結構、家庭成員的使用機能等等,然後再把我們的美學導入進去;那如果商空部分,就會涉及商業考量,對整個環境、策略跟消費者經驗都要去探討。所以當我們在做不同形式設計的時候,會有不同著陸點,不會只是單一方向。那總觀回來,我覺得就是要幫著使用者找到最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。

 

 

Rachel:就您的觀察,現在設計師和業主產生了什麼變化?

張—溝通過程中業主不一定能接受你的想法,但還是要去嘗試

業主尋求跟我們合作之前通常都有做過功課,所以基本上對我們的風格普遍來說是接受的,如果一個合作是勉強來的就會很痛苦的。說業主主觀,其實設計師也是很主觀的行業,業主如果在這之前先認同我的設計理念,那接下來就會是我的溝通傳達設計的問題。

你一定要有一個思維,雖然對方不一定能接受你的想法,但是我還是會去試。在這個彼此都有主觀意識的過程中,你想要用什麼面貌達成?還原率可以到多少?有時經過努力,到最後只有還原到六、七十也不要難過,可能是這業主真的很難溝通。

以我的個性來說,在試過很多次又不失和氣的情況下,理解業主不接受的原因是什麼?我們還可以掌握?讓最後所有的環節、佈局跟細節能夠達到我們的特色,所以最後我覺得還要去試。

 

甘—空間定義不斷轉變,擁有多元性期待。溝通變得即時性。

我認為大致上的轉變是對於空間多元性的期待,不要狹隘化空間的使用方法,以及環保,這樣的比例是有愈來愈高的趨勢。對於空間的智能,不完全只是科技配備的問題,加上從以住家為主的居家空間再到旅館這樣的暫時性住宿,讓跟居住有關的空間定義一直在轉變,對於這樣居住空間的使用方式,也包含了公共性、商業性等等多元性的思考更被強調出來。

再來是設計與不同領域跨界合作也在逐年增加,這可能是跟產業有點關係,現在和業主、客戶、顧問團隊的溝通模式也產生變化。像近期的疫情,如何有效、即時地在異地遠端溝通這件事就變得愈來愈重要,包含時下的Line、微信等等的即時性也愈來愈多,很多事情都是異地同步性地在溝通討論。

 

沈—時代的發展讓使資源容易取得,業主擁有自我想法。依照不同業主的使用需求來完成他們的使用空間

我覺得跟網路和經濟發展有關係。第一個部分是,現在資訊媒體、雜誌刊物等等資源容易取得,有自我想法,生活品質也提高,我覺得這幾年和他們溝通下來,不大有制約問題,甚至有些業主在美學、材料上會提出他們的看法與我們討論。

那在十幾年前跟業主提出一個概念時,他可能無法接受,甚至以前我們把空間案例給媒體報導時,他們會認為你們的作品跟台灣世代的方向不太一樣。所以我覺得這幾年業主是還滿好溝通的,主要還是回歸於你對自己本身的設計脈絡、語言能不能夠清楚表達,再來才是設計本身。

第二個部分是,依照不同業主的使用需求做溝通、找出他們的問題,站在一個專業的協助角色去完成他們使用的空間,整理出他們沒辦法理解的部分,那整個設計脈絡和作法都清楚的話,業主他會滿尊重設計的。

 

延伸閱讀:制約下的美學新能量(二)下輯

 

沈志忠聯合設計|建構線設計

沈志忠 設計師

伊太空間設計

張祥鎬 設計師

看更多文章

返回列表